与JavaScript里的===
类似,Ruby里也有一个===
操作符,不过所不同的是JavaScript里用===
来验证相等性,而Ruby中的===
确是用来验证归属性的, a === b
,的含义可以粗略的描述成表示假设a
是一个集合,那么b
属于a
吗?
一个比较常见的用例是测试一个对象是否是某个类的实例。这也是为什么会把===
称为case
比较符的原因。
String === "hi" # True
Object === "hi" # True
Integer === "hi" # False
这种行为看起来与is_a?
方法有些类似,不过它还是要比is_a?
考虑的更多一些。它还可以用来验证某个值是否落在一个给定范围内。
(1..100) === 3 # True
(1..100) === 200 # False
除了上面这种明确的数值范围比较外,===
还可以处理正则表达式的验证,因为从某种角度正则表达式所代表的也是一个集合,一个符合表达式条件的字符串集合。这样看可以验证正则就不足为奇了。
/abcd/ === "abcdefg" # True
不过要指出的是,数组类型并没有实现===
方法,所以在数组对象上调用===
,实际上调用的是Object
对象的===
方法。猜测这样设计应该是因为数组类型是个可变的集合,相比Set
而言,其集合内容不够明确,没有什么元素可以算的上特定属于某个数组的。
[1, 2, 3] === 1 # False
了解了===
的特性,再看case
语句的好多行为就好理解多了。case
语句中的比较操作,其实就用的===
方法。
case foo
when "bar"
do_something()
when "baz"
do_something_else()
end
case "hi"
when String
puts "I'm a string"
end
case status_code
when (200...300)
handle_success
when (500...600)
handle_failure
end
case "abcd"
when /ab/
do_something
end
与case
语句一样,rescue
语句在选择要捕获什么异常时候也是用的===
方法:
begin
do_something
rescue StandardError
end
在知晓这一设定的前提下,你完全可以绕过异常的继承体系,自己自定义个实现了===
方法的异常类,从而让异常捕获的方式更加多变。
class FoobarMatcher
def self.===(exception)
# rescue all exceptions with messages starting with FOOBAR
exception.message =~ /^FOOBAR/
end
end
begin
raise EOFError, "FOOBAR: there was an eof!"
rescue FoobarMatcher
puts "rescued!"
end
-完-